懷疑流感,要不要做流感快速抗原檢測?


一個輔助檢查有無必要?




首先要看這個檢查能否幫助我們分析病因、做出合理的決策。




其次要權衡對病人的可能傷害以及費用。




少部分侵入性檢查,如攝影、內視鏡、腰椎穿刺、骨穿、組織切片、高輻射的影像檢查;或費用高,例如部分基因檢測、影像檢查,但它們對診斷複雜疾病有重大意義,權衡後也建議去做。




那麼,發燒患者有無必要做流感快速抗原檢測(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s,RIDTs)?




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家長,也曾困擾著我。




因為RIDTs敏感度不夠,出現假陰性的機率較大,有時並不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決策,甚至帶來誤導。比如這個案例:



大寶突然高熱,伴隨咽痛、咳嗽,就醫後RIDTs陰性,當地醫師排除流感,給予口服頭孢克洛,未予抗流感治療;


2天后,家中二寶出現發燒、喉嚨痛、咳嗽,就醫RIDTs顯示甲流陽性。


這就提示大寶應該也是流感感染,只不過RIDTs出現了假陰性。


這樣的案例最近遇到不少。這提醒我們,在流感的診治上,我們的決策不能只基於RIDTs的結果,否則就可能導致誤判,甚至濫用抗生素。


那麼,RIDTs作為一個輔助檢查,有什麼價值?哪些情況可以考慮做?哪些情況可以不做?如果做,要注意些什麼?


RIDTs的好處是價格不貴,操作不難,甚至可在家庭內檢測,而且特異性不錯,也就是RIDTs結果陽性,很可能是流感。


但麻煩的是,該檢測敏感性低(波動於10-70%之間,另有報告是50-70%),意味著很可能漏過一些真正的流感患者,也就是RIDTs結果陰性,不能排除流感。


尤其採集樣本的時間不當以及採集手法不到位時,陽性率更低(假陰性更高)。


所以在日常工作中,醫生不能依賴這個檢測結果,還是應該把重點放在病人的症狀和流行病學史上,否則就容易誤判。


 RIDTs的注意事項

RIDTs的陽性率和檢測樣本裡的病毒量呈正相關。而病毒量主要和流感感染後症狀出現的時間以及採集部位有關。比如:




在流感感染出現症狀的24-72小時內採集的樣本更可能出現陽性結果。




另外,因為鼻咽部的病毒量往往較高,所以相對咽拭子、鼻甲拭子,鼻咽拭子更可能產生陽性結果。




但正規的鼻咽拭子採樣有一定難度,而且痛苦程度超過咽拭子和鼻拭子,不易被患兒和家長接受。




但我們要清楚:如果決定做,那麼就應該採集一個高品質的標本,否則花了錢,孩子受了罪,最後結果還不可靠,導致誤判,不如不做。




把握好檢測時機,同時注意檢測手法,就可以顯著提高結果的可靠性。




如果操作前能有足夠的溝通和準備,採樣過程也並非那麼恐怖。


哪些情況可考慮RIDTs?

儘管RIDTs有諸多局限,但肯定有其存在的價值。下列情況可考慮做:




1.如果在流感季,患者沒有典型類流感症狀(例如僅發燒;或無發燒,但肌肉酸痛、頭痛、咽痛),又缺乏明確接觸史。




2.如果在非流感季,患者出現典型的類流感症狀。




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結果陽性,可高度提示流感,可幫助我們決定是否啟動抗病毒治療。




不過在非流感季時,診斷流感更要謹慎,因為RIDTs也可能有偽陽性,所以也建議另送檢體做敏感度和特異性更高的PCR或病毒培養幫助確診。


哪些情況無需RIDTs?

我認為下列情形做RIDTs檢查的價值不大:




1.如果在流感季,患者有典型類流感症狀;




2.如果在流感季,患者雖無典型流感樣症狀(例如僅僅發燒),但患者有接觸過流感樣症狀者或確診流感的患者;或患者生活的社區有多發流感樣症狀者;




3.非流感季,患者無典型類流感症狀。




前面我一再強調:RIDTs的敏感性不高,如果僅根據RIDTs的陰性結果就排除流感,很有可能導致誤判,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。我們對流感的識別,重點在於患者的症狀特徵和流行病學史(暴露史、暴露史),而非RIDTs檢測。


檢測流感的其他方法

其實,我們也有更可靠的流感病毒檢測方法。不過,它們不是耗時,就是成本高,難以在門診普遍推廣。


這些方法適用於少數病情複雜或嚴重的患者,或醫學研究。




另外,對於部分症狀複雜的患者,可嘗試採集兩份標本,一份RIDTs,一份做敏感性更高的其他檢測。


你看,我們所做的,就是盡量早診斷,減少誤判。




這對高風險流感患者,或密切接觸者中有高危險群的流感患者,尤其重要。因為他們越早抗病毒治療,患者本人以及身邊的接觸者獲益越大。